辅助患者完善临床决策,GPT-AI提供第二诊疗建议!

seekdeep1年前AI资讯383

患者的疾病被漏诊或延迟确诊每天都发生、可能涉及每个就诊患者。遗憾的是人类医生在所难免的。根据数据估计,每年至少有80万名美国人因误诊而死亡或造成永久残疾。为了避免这些情形继续发生,医生希望利用GPT-AI帮助患者自我咨询第二建议(2nd opinion)。关注详情。

随着GPT-AI的不断完善其医疗应用,利用GPT-AI获得第二诊疗建议或提供临床决策的讨论,已经引起了医学界的关注。

[案例]: 一位母亲在为孩子就医过程中,医生始终难以确诊疾病。后来,这位母亲把病历资料输入给ChatGPT,然后获得了提示建议。她把GPT-AI给出的建议分享给主诊医生,最终确认了疾病诊断是正确的。这是许多类似案例中的一例。

临床上,疾病诊断错误或难以明确诊断,这是当前医学科学发展和诊疗流程中的一大难题。尽管每年有大量的患者因此各种原因而被误诊或延迟确诊,这其中,主诊医生的认知偏差和人类思维定式(快速思维——第一思维方式)所导致的问题。

已经有研究表明,GPT-AI医学模型在病症诊断推理方面可能比人类医生更全面,尤其是在识别罕见病例和处理复杂病症治疗方案选择时,GPT-AI表现更出色。

为此,有些医疗机构已开始将GPT-AI集成到临床诊疗流程中,特别是辅助患者自我寻求第二诊疗意见,帮助患者和医生发现可能忽视的盲点和可以避免的错误。

利用GPT-AI获取第二建议的服务,并非否定或肯定主诊医生,而是给主诊医生和患者提供更全面的建议(第二建议)作为医生的诊疗支持,帮助他们做出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决策选择。

是否存在风险?GPT-AI的介入仍然需要主诊医生进行判断和决策。作为完善医疗服务体系的新技术应用,GPT-AI提供第二诊疗建议服务将会成为患者未来就诊流程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
相关文章

AI创业者的辛酸谁懂?砸1个亿,投入400人,2款产品落地!

AI创业者的辛酸谁懂?砸1个亿,投入400人,2款产品落地!

正值新春佳节,整个互联网都被DeepSeek塑造的AI成功学氛围所笼罩,处处洋溢着对AI领域斐然成就的热烈讨论与展望。就在当天傍晚,我刷微信朋友圈时,一条长文闯入眼帘,与这喜气洋洋的氛围形成鲜明反差。...

2025年9月1日起AI生成合成内容必须添加标识

近日,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、工业和信息化部、公安部、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联合发布《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》(以下简称《标识办法》),自2025年9月1日起施行。近年来,生成式人工智能、深度合成等新技...

人工智能ETF、软件30ETF等产品布局相关产业链投资机会。GPT-5有望于今夏发布!

本周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下跌1.4%,中证云计算与大数据主题指数下跌2.1%,中证人工智能主题指数下跌2.2%,中证软件服务指数下跌3.2%。银河证券认为,预计GPT-5将在大模型的上下文输入长度实现重...

每年可带来27亿美元营收,消息称ChatGPT付费用户已超过1100万!

9月13日消息,上月底曾有外媒在报道中提到,在生成式人工智能领域走在行业前列的OpenAI,已向部分媒体确认旗下明星产品ChatGPT的周活跃用户超过了2亿,在近10个月的时间里翻了一番,上周又有外媒...

成功率从1%暴涨至88%-过去时态让GPT-4o防线崩塌

最高端的大模型,往往需要最朴实的语言破解。来自EPFL机构研究人员发现,仅将一句有害请求,改写成过去时态,包括GPT-4o、Llama 3等大模型纷纷沦陷了。将一句话从「现在时」变为「过去时」,就能让...

北大&字节提出VAR范式,GPT超越扩散、视觉生成Scaling Law时刻!

新一代视觉生成范式「VAR: Visual Auto Regressive」视觉自回归来了!使 GPT 风格的自回归模型在图像生成首次超越扩散模型,并观察到与大语言模型相似的 Scaling Laws...